衛·視角

深度偽造和網路詐騙:應對香港和新加坡的法律問題

12 六月 2024 | 適用法律:: 香港, 新加坡 | 閱讀時間: 7分鐘

科技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日益複雜的詐欺手段,而深度偽造技術現已成為重大的威脅。網路詐騙日益普遍和猖獗,影響著全球的個人和組織。本文將探討香港和新加坡在應對網路詐騙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採取的對策,並重點介紹為打擊網路詐騙而實施的法律框架、執法工作和技術措施。 


備受矚目的深度偽造騙局 

今年年初,總部位於倫敦的設計與工程公司奧雅納(Arup)香港辦事處的一名員工被騙徒以數碼複製的公司首席財務官所騙,導致公司損失了2 億港元(約合2550 萬美元);隨後,另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跨國公司也遭遇了類似的深度偽造騙局,該公司的一名香港本地員工被假冒的主管騙走了400 萬港元(約合51 萬美元)。

與香港一樣,新加坡也面臨著深度偽造技術的威脅不斷增加的挑戰。最近網路上出現的一段以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為主角的深度偽造視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影片利用李顯龍 2023 年國慶致辭的片段,並令人信服地同步了他的嘴部動作和聲音,虛假地描繪了他推銷一種保證收益的投資產品。李顯龍先生在臉書上發表文章,提醒大眾警惕這場騙局,強調這些深度偽造產品的複雜性,並敦促大家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儘管大眾對真人的複製影片或圖像的存在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有關網路詐騙的新聞報導仍呈上升趨勢。 2023 年香港記錄的各類詐騙案件增加了 42.6%,其中70%是網路詐騙案。從 2022 年到 2023 年,受害者因詐騙而損失的金額也增加了 89%。

2023 年,新加坡的詐騙和網路犯罪案件激增了近 50%,報告的案件超過 5 萬起。 1 此外,2023 年,新加坡的深度偽造案件比前一年激增了 500%,進而凸顯出這些詐騙手段的日益複雜和盛行。 2 儘管如此,詐騙者獲得的總金額在同一時期略微下降了 1.3%,這歸功於當局和私營部門(包括銀行)在詐騙過程仍在進行時為減輕詐騙損失所做的努力。這一趨勢凸顯了人們為有效打擊網路詐騙而不斷努力的重要性。

事實上,深度偽造等先進技術的出現給法律框架和執法工作帶來了重大挑戰。

主要的困難之一在於深度偽造的固有性質,它可以將現實與虛構完美融合,使確立不法行為的確鑿證據變得十分困難。對音訊、視訊和文字資料的複雜處理可能會掩蓋內容的真實來源,需要執法和法律機構承擔起證明真實性和意圖的責任。

此外,網路犯罪跨司法管轄區的性質也增加了執法工作的複雜程度。犯罪分子可以輕易地在世界任何地方開展活動,這使得地方當局很難有效地追捕他們。缺乏統一的國際法律和合作框架進一步加劇了這個問題,妨礙了法律機構追究個人責任的能力。


香港應對深度偽造的措施

香港警方已採取措施應對包括深度偽造在內的網路犯罪日益嚴重的威脅。 2022 年,香港警隊專門成立了網路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罪科),以加強其偵查和應對科技犯罪的能力。該專業部門致力於掌握網路犯罪分子的最新動態及其採用的策略,重點是開發有效的偵查技巧,並與國際執法機構進行合作。

此外,面臨深度偽造濫用威脅的權利所有人有多種途徑進行追索。在現行的法律框架下,他們可以尋求法律補救措施,例如禁令或損害賠償,從而防止其知識產權遭到未經授權的使用。 此外,《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提供了一個法律框架來處理濫用個人資料的問題,這與深度偽造涉及未經授權使用個人肖像或身分的情況有關。 最後,根據香港法律,懷有犯罪或不誠實的意圖訪問電腦屬於犯罪行為,一旦被證實並抓獲,罪犯可能被判處 5 年監禁。

然而,這些法律工具的實際執行可能具有挑戰性。由於「深度偽造」內容迅速擴散且難以追蹤其來源和傳播管道,權利所有人很難有效行使其權利並獲得有意義的補償。


香港的權衡之策

香港乃至全球的決策者都面臨著一項微妙的任務,即如何制定政策在保護個人和知識產權與促進科技創新和自由表達之間取得平衡。 要應對不斷變化的網路犯罪情勢,同時確保人工智能驅動的合法應用能夠繼續蓬勃發展,制定全面和適應性強的法律框架至關重要。

一種可行的方法是進一步加強網罪科的能力,為其配備必要的資源和專業知識,從而有效地偵查和起訴網路犯罪。此外,國際合作以及不同司法管轄區法律的統一也能提高執法機構打擊跨國網路犯罪的能力。

在法律架構方面,雖然《版權條例》的修訂仍在討論中,但香港可以考慮加強某些執法行動,而不必一味糾結於相關定義或保護範圍,因其可能更為複雜。例如,政府可以引入具體條款,使權利所有人能夠要求快速刪除或移除侵權的深度偽造內容,從而提高減輕此類事件所造成傷害的能力。這些條款可以為內容託管平台和服務供應商回應合法的移除請求提供明確的程序,確保他們更有效、更及時地做出回應。香港可進一步考慮加重對深度偽造相關罪行的處罰和制裁,如生成、傳播或使用未經授權的版權材料,從而對此類內容的擴散起到更強的威懾作用。

除法律措施外,教育活動和提高公眾意識的運動也能增強個人識別和舉報深度偽造內容的能力,從而建立一個更知情、更堅韌的數字生態系統。政府、科技公司和民間社會組織之間的合作也能產生創新的解決方案,例如開發深度偽造檢測工具和內容審核框架。

隨著數字領域的不斷發展,如何應對包括深度偽造在內的網路犯罪,其法律方面的複雜性仍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要應對這一新的威脅,同時促進人工智能和其他變革性技術負責地發展,必須採取多方面的舉措,將強有力的法律框架、更強的執法能力和合作協同努力結合起來。


加強新加坡的執法和通報機制

涉及李顯龍資政的事件表明,我們迫切需要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提高公眾認識的舉措來打擊深度偽造騙局。為應對這一日益嚴重的威脅,新加坡已採取重要措施加強防禦。其中一項措施是運用「防詐騙機器人」(ScamShield Bot),這是一項允許公民直接透過 WhatsApp應用程式報告可疑內容的舉措。這項工具是新加坡更廣泛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策略旨在使公民有能力迅速識別和報告深度偽造和其他網路詐騙事件。

從法律角度來看,新加坡應對深度偽造相關犯罪的方法是將嚴格的知識產權法和全面的資料保護法規結合起來。例如,深度偽造詐騙的受害者可以根據《防止騷擾法》(POHA)尋求法律救濟,該法包括禁止濫用技術造成傷害或困擾的條款。此外,《個人資料保護法》(PDPA)也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使用個人數據,而這也是許多深度偽造騙局中的常用手段。

此外,新加坡政府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加強這些法律工具。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修訂現行法律,引入針對深度偽造內容的具體條款,並加強對涉及深度偽造技術的違法行為的處罰。這些改進措施旨在阻止深度偽造內容的製作和傳播,從而降低詐騙風險,並保護個人聲譽和知識產權。

除法律改革外,教育措施在新加坡的策略中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提高公眾意識的宣傳活動旨在幫助公民了解深度偽造技術的危害,並就識別和舉報詐欺內容提供實用的建議。政府機構、科技公司和民間社會組織之間的合作對於開發和部署先進的檢測工具和內容審核框架以減輕深度偽造的影響也是不可或缺的。


把握創新與安全之間的界限   

香港和新加坡正在進行的打擊深度偽造技術的鬥爭凸顯了創新與安全之間的複雜相互影響。雖然前進的道路上存在著巨大的挑戰,但人們致力於將強有力的法律措施、科技進步和國際合作相結合的多方面舉措帶來了充滿希望的前景。

透過不斷調整和創新,香港和新加坡可以更好地保護其公民,並維護其數位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制定和實施的法律、監管和技術措施越能有效地預防、識別和清除深度偽造,就越能在數字生態系統的使用者中建立起更大的信任,而這種信任對於開發和部署通訊、訊息傳播和商業技術而言都至關重要。


Backing Innovation

  
Where private capital and powerful ideas meet
Backing innovation

本文件(及任何透過本文件中所列連結可獲取的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法律諮詢。在採取或克制任何因本文件內容引發的行動前應尋求專業法律諮詢。

分享

相關經驗

作為全方位律師事務所,我們能夠提供廣泛範疇及議題的建議及資訊。以下為部分相關領域:

與我們共享同樂

我們樂於分享手上掌握的最新消息和豐富資訊。歡迎讓我們了解您的喜好,我們將會定期為您送上您所感興趣的内容。